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非遗里的仁怀 | 后山西苗芦笙制作技艺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6 15:14:00    

在后山苗族布依族乡

流传着一句生动的俗语

“芦笙一响,脚板发痒”

每当芦笙响起

苗族同胞便踏歌而舞

这传承千年的乐音

不仅是苗乡最动人的旋律

更是刻在苗族同胞血脉里的文化密码


这充满魔力的声音

源自一双双布满老茧的手

苗族芦笙匠人以竹、木为骨

以火、蜡为魂

精心雕琢出属于苗家人的独特音律



制作芦笙的每一个环节

都凝聚着匠人的智慧与心血

选材是第一道关键工序

白竹需生长三年以上

杉木要取树心最坚硬的部分

方能承受岁月的考验

每一块材料都要经过匠人

反复比对、精心挑选

只为打造出最完美的乐器



芦笙的灵魂——发声铜片的制作

更是考验匠人的技艺

匠人不仅要懂乐理,还要精通物理

将铜片厚度精确控制在0.1毫米

每一次敲打、每一刀雕刻

都直接决定着芦笙的音色



笙斗的制作同样讲究

选用优质杉木

掏空内膛后用树皮紧紧箍住

再涂上桐油防水防腐

这工序让芦笙不仅是乐器

更像一件精美的手工艺品



在苗族文化中

芦笙被视为“圣器”

承载着苗家人的一生

节日里它点燃气氛

恋爱中它是情感媒介

丧葬时它指引魂灵



从诞生到传承

芦笙始终伴随着苗家人

见证着他们的喜怒哀乐

诉说着这个古老民族的历史与情怀

来源:仁怀市融媒体中心

编辑:黄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