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为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薛洪言)
4月11日以来,国有大行股价开启连涨模式,工农中建交等大行股价屡次刷新历史新高,引发市场广泛关注。银行股作为传统意义上的“防御性资产”,在权益市场波动加剧的宏观环境下,其表现不仅折射出资金避险的需求,更揭示了市场对银行业底层逻辑的重新定价。
从市场表现看,年初至4月24日,银行板块整体涨幅+3.6%,显著跑赢同期沪深300指数-3.83%的涨幅。分结构看,股份制银行涨幅4.9%,表现尤为突出,兴业、招商等股份行因经营稳健和业务转型成效获得资金青睐,城商行和国有大行分别上涨2.98%和2.83%。国有大行虽涨幅相对温和,但其股价屡创新高的背后,实则是市场对“确定性价值”的追逐。
高股息与权重股属性的双重支撑
在权益市场波动加剧的背景下,银行板块的高股息率和低估值特征成为资金避险的天然港湾。以4月24日收盘价计算,银行板块近12个月平均股息率达6.15%,六大国有行更是高达6.49%,显著高于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这一收益水平在“全球资产荒”背景下显得尤为稀缺。
另一方面,近期市场动荡加剧,权重指数成为稳定市场的重要工具,银行作为权重股直接受益。4月以来,中央汇金公司宣布增持ETF并承诺继续增持,明确释放“稳市场”信号。汇金的增持不仅直接提振银行板块流动性,更传递出“类平准基金”维稳资本市场的政策意图。与此同时,邮储、光大、华夏等多家上市银行相继披露股东或高管增持计划,既是对银行估值底部的确认,也强化了市场对银行板块盈利韧性的共识。
数据显示,4月第三周股票型ETF净流入390亿元,其中上证50、沪深300等大盘宽基ETF占比近九成。4月8日—24日,申万银行指数累计上涨5.89%,与同期沪深300指数5.43%的涨幅基本一致,其中,国有大行因更高的权重累计上涨6.94%。
业绩韧性背后的经营突围
从已披露的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看,银行业绩呈现出“总量承压、结构改善”的特征。2024年,已披露年报的36家上市银行合计实现营收5.58万亿元,同比微增0.05%;归母净利润2.12万亿元,同比增长2.38%,在净息差收窄17个基点的压力下,这一成绩来之不易。
在经营策略调整上,银行业正展现出更强的主动作为。负债端通过"存款降久期+结构调优"的组合拳,努力推动活期存款占比企稳,三年期以上高息存款到期置换成效显著。资产端则呈现"信贷减速、债券提速"的特征,全年金融投资规模同比增长13.3%,在利率下行周期中通过债券投资收益弥补信贷收益损失。这种"以债养贷"的策略,使得非信贷资产对生息资产增量的贡献度攀升至50%以上,成为规模扩张的重要支撑。与此同时,行业加速从"规模驱动"向"质量驱动"转型,部分优质城商行通过深耕区域客群、优化风险定价,仍能实现双位数(或高个位数)的营收增速和净利润增长,展现出差异化竞争力。
资产质量筑底与风险缓释
市场对银行股的乐观预期,还建立在资产质量边际改善的基础之上。2024年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降至1.5%,同比收窄9个基点,其中对公贷款不良率改善明显,房地产对公贷款不良率压降约10个基点。前瞻性指标亦释放积极信号:2024年四季度关注贷款率环比下降6个基点至2.22%,预示风险暴露高峰或已过去。值得注意的是,零售端风险虽仍在发酵,但银行通过收紧信贷标准、加大拨备计提等手段主动管控风险。例如,常熟银行一季度拨备覆盖率虽环比下降10.95个百分点,但仍维持在489.56%的高位,风险缓冲垫充足。这种“对公稳、零售控”的格局,使得市场对银行业资产质量触底回升的预期逐渐升温。
后市展望:进攻与防守的辩证
短期看,全球贸易摩擦、地缘政治风险等不确定性仍可能推升资金对低波动资产的需求,而银行股凭借高股息和业绩确定性,仍是避险资金的首选。
中期维度,无论宏观走向如何,银行业相较多数行业的基本面优势依然突出——展望2025年,银行业或将迎来黎明前的关键转折。利息收入方面,预计2025年净息差降幅将收窄至10-12个基点,较2024年17个基点的压力明显缓解;非息收入方面,财富管理转型加速与中收业务回暖有望部分抵消传统息差收窄的影响。此外,专项债发行提速、设备更新贷款等政策红利,为银行在基建、制造业等领域挖掘优质资产提供新机遇。
当然,潜在风险亦不容忽视。债市利率波动加剧可能对银行投资端收益形成挤压,而零售不良贷款的处置进度仍取决于居民收入修复节奏。
当前,中国银行业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到价值创造、从息差依赖到多元驱动的深刻蜕变,正是考验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真功夫的时刻——谁能平衡好风险与收益、短期与长期的尺度,谁就能在周期波动中掌握主动权。历史经验表明,银行业每一次周期穿越都伴随着经营模式的迭代升级,也总会诞生新的投资机遇。
整体来看,当市场仍在争论“银行股是价值陷阱还是周期机遇”时,产业资本的增持、政策红利的释放与业绩韧性的验证,或许已为这个问题写下注脚——在不确定性交织的市场中,资金增配银行板块既是不确定性环境下的防守,也是期待周期反转的进攻。
第一财经一财号独家首发,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