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枢纽展新颜,政社联动聚合力。5月1日,北京清河站东广场上,一抹抹“志愿红”“城管蓝”“银龄灰”交织成春日暖风中的文明图景。为营造整洁、舒适的站区环境,清河站地区执法大队联合清河街道、当代城市家园社区、重点站区志愿服务协会及社区志愿者,共同开展“携手志愿红 扮靓站区美”环境卫生大扫除活动,以“绣花功夫”扮靓站区“门面”,用全民参与书写首都环境治理的“清河答卷”。

一、多方攥指成拳 共筑治理“同心圆”
执法大队发动10名执法力量组成“青年突击队”,联合重点站区志愿服务协会“站区通”志愿者与社区“银龄先锋队”,组成“老中青”三代攻坚小组,形成“专业力量+社区力量”互补格局。活动中,大队队员与志愿者们分工协作,对站区东广场进行全方位清理,“党员先锋队+青年突击队+银龄巡逻队”三级梯队多向发力,针对电梯缝隙、绿化带死角等高频问题点位开展“地毯式”攻坚。参与活动的志愿者表示:“希望通过我们的点滴行动,带动更多人爱护环境,共同维护城市的美好形象。”
二、微处精雕细琢 擦亮城市“会客厅”
1.“指尖上的文明”
执法队员与志愿者们手持湿抹布,对电梯扶手、自助售卖机、灯牌等高频接触区域进行“毫米级”擦拭消毒,利用“缝隙清理神器”——长柄镊子,清除台阶夹缝烟头150余个,实现“零残留”。



2.“弯腰间的温度”
社区“银龄先锋队”化身“环境侦探”,利用“人熟地熟”优势,精准定位并清理绿化带藏匿的宠物粪便、枯枝杂叶30余处。经过一番努力,站区环境焕然一新,来往旅客纷纷点赞。



三、长效机制护航 激活治理“新动能”
“以前觉得站区环境是‘政府唱独角戏’,现在发现是‘全民大合唱’!”当代城市家园社区志愿者李师傅擦拭着汗湿的志愿者马甲感慨道。此次行动共清理卫生死角53处,擦拭公共设施20余件,站区“颜值”焕然一新。
以微光聚星河,以行动筑文明。今后计划将大扫除升级为“四季常态行动”,以制度固本,实现从“突击战”到“持久战”,以文化润心,完成从“环境美”到“人心美”。
清河站执法大队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深化“党建引领+多元共治”模式,推动环境治理与旅客服务、安全保障深度融合,让每一块地砖、每一部电梯都成为展示首都形象的“文明标尺”,让每一次弯腰、每一滴汗水都化作城市治理的“温暖注脚”,让清河站真正成为展示首都门户形象的“第一窗口”。
文明不是独奏曲,而是交响乐。当执法队员的“城管蓝”与志愿者的“志愿红”“银龄灰”以及社区居民的“邻里暖”交织成曲,清河站地区用一场全民参与的“环境清风行动”证明:文明不是单选题,而是多方共赢的必答题。奏响的不仅是环境焕新的序章,更是全民共建共治共享的文明最强音。
来源:北京号
作者:北京市重点站区管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