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全省卫生系统唯一!甘肃省人民医院心内科谢萍教授获“全国先进工作者”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1 10:02:00    

4月28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内掌声如潮。在这场象征劳动者至高荣誉的全国表彰大会上,甘肃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谢萍教授接过“全国先进工作者”证书。这份沉甸甸的荣誉,不仅是甘肃卫生健康系统的荣光,更镌刻着一位医者三十余载的赤诚坚守,映照出一支团队扎根西部、护佑生命的动人篇章。

“刀尖舞者”的万例心跳奇迹

凌晨三点的导管室,无影灯下,谢萍的目光紧盯着屏幕上跳动的血管影像。这是她职业生涯中完成的第10032台心脏介入手术。从复杂冠脉病变的精准介入,到心律失常射频消融的毫米级操作,她以“刀尖舞者”的极致追求,在直径仅2-3毫米的心脏血管中架起生命的桥梁。

“每一台手术都是一场与死神的谈判。”谢萍常对团队说。曾有一位急性心梗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患者,辗转多家医院后被判定“希望渺茫”。谢萍带领团队连夜奋战,通过冠状动脉旋磨术打通完全钙化的血管,让濒临停滞的心脏重新跳动。这样的故事,在陇原大地的无数家庭中口口相传:“谢主任的手,能捧住命悬一线的心。”

从“高原孤岛”到“全国标杆”的破局之路

十年前,当谢萍接任心内科主任时,甘肃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高居全国前列,基层患者常因技术壁垒辗转求医。她立下誓言:“要让甘肃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顶尖医疗。”

她带领团队昼夜攻关,率先在西北地区开展左心耳封堵术、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等前沿技术;牵头制定《甘肃省胸痛中心建设标准》,推动全省建成23家标准化胸痛中心,急性心梗救治时间缩短40%;更创新性构建“预防-急救-康复”一体化诊疗模式,将心脏康复理念植入高原,让数千患者重获生活尊严。

如今,甘肃省人民医院心内科已跻身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年手术量突破5000台,成为辐射西北的心血管诊疗高地。但谢萍的脚步从未停歇——她的手机里存着上百个基层医生的号码,陇南山区、甘南草原的乡镇卫生院里,常能看到她手把手带教的身影。“医疗帮扶不是‘走过场’,要让技术真正在泥土里扎根。”

医者仁心的温度刻度

在患者眼中,谢萍的“先进”有着更温暖的注脚。诊室抽屉里珍藏的378封手写感谢信,记录着那些超越技术的治愈瞬间:为经济困难的先心病患儿发起众筹,连续36小时守护暴发性心肌炎少年,甚至自掏腰包为独居老人购买术后营养品……

“谢主任查房时总会焐热听诊器”“她记得每个病人的饮食习惯”,护士长提起这些细节时眼眶微湿。而对于谢萍,最珍贵的勋章是患者那句朴素的“看到您,心就踏实了”。在医患关系备受关注的今天,她用30年如一日的躬身践行,诠释着“大医精诚”的当代内涵。

荣誉背后的精神星火

接过证书的那一刻,谢萍内心百感交集。她清楚记得,2008年汶川地震时在余震中完成的心脏急救,2020年高原巡回医疗时牧民献上的哈达,还有无数个清晨推开科室大门时,年轻医生们早已亮起的研读灯光。

“这份荣誉属于每个在西部医疗战线上默默耕耘的人。”表彰会后,谢萍第一时间与团队视频连线。屏幕那头,海拔3000米的甘南玛曲县医院里,正在开展心脏介入培训的年轻医生们举起手术铅衣——那是谢萍团队捐赠的第17套基层医疗装备。

此刻,黄土地上新一轮的心脏健康筛查正在启动。谢萍和她的团队,依然在以“心”为灯,照亮着更多生命的希望之路。正如她办公室墙上那幅自题的字:“凡为医者,必于风雪中传薪火。”这或许就是对“先进工作者”最深刻的诠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