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下午,随着最后一场比赛比分的定格,历时五天的贵州省第一届少年“三大球”“三小球”运动会羽毛球项目圆满落下帷幕。全省九个市(州)的少年羽毛球选手们以球会友、切磋技艺,用汗水和激情在这片赛场上书写属于自己的青春篇章,也为观众们奉献了一场场精彩绝伦的羽坛盛宴。

赛事成绩榜单同步揭晓,各参赛队伍凭借实力斩获荣誉,展现出全省青少年羽毛球运动的强劲势力。其中,贵阳获得10金7银3铜,遵义获得4金2银4铜,毕节获得1金3银,黔南获得1金2银3铜,黔西南获得2银2铜,六盘水队获得2铜,铜仁、安顺各获得1铜。

在当天的众多对决中,U12女子单打决赛场面十分精彩。毕节队付宗悦与贵阳队赵诗宇展开了一场巅峰较量。首局比赛伊始,双方就迅速进入状态,比分交替上升,场面十分胶着。后半场,付宗悦以凌厉的扣杀和灵活的跑位逐渐掌控场上节奏,不断抓住机会,以21:15的比分先下一城。第二局她持续发力,精准抓住对手弱点,以21:11的比分锁定胜局,成功摘得冠军。

刚刚结束激战的小将付宗悦难掩兴奋:“能拿到这种高水平比赛的冠军,真的特别开心、特别兴奋。”谈及赛前目标,付宗悦坦诚最初的期待是“冲进前三”,而这份心态反而让她在决赛场上更显从容。拿下冠军时,她最想表达的是感恩:“特别感谢我的教练,他总能一眼就看出对手的弱点,及时给我提醒和启发,有他在场边,我心里就踏实。”

付宗悦的教练秦天,是本次比赛毕节队的主教练。在赛后谈及爱徒时,秦天的言语里满是认可:“宗悦最大的优势就是体能好、反应快。这次比赛她格外冷静,能够精准抓住对手弱点,利用对方失误创造得分机会,这是她最亮眼的地方。”回忆起三年前与八岁的付宗悦的第一次见面,秦天印象深刻:“最初来到球馆时,她还是个不爱说话的小姑娘,但特别能吃苦。”尽管接触羽毛球的时间相对较晚,但付宗悦用努力弥补差距。“每天两三节课,早上、下午加起来,要练6个小时。”这份日复一日的坚持,让她在短时间内快速成长,也让教练看到了她身上那股不服输的韧劲。
付宗悦的成长,也是毕节市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发展的缩影。“2022年参加省十一运时,毕节只有6名队员,这次比赛我们来了21人。”秦天的话道出了近几年来毕节市羽毛球运动的蓬勃发展。“现在毕节每个县都开展了青少年羽毛球培训,越来越多的孩子开始接触、热爱这项运动,后备人才金字塔的根基正在逐渐夯实。”

“相较于以往,本次赛事在参赛规模和竞技水平上,都有大幅提升。”站在场边观看比赛的贵州省羽毛球协会副主席、贵州省羽毛球队主教练、前国家羽毛球队女单教练杨代明表示,此次“三大球”“三小球”运动会的举办,为不同年龄段的少年选手提供了展示与交流的舞台,也激发了更多孩子参与羽毛球的热情。
近年来,贵州省羽毛球协会在青少年培养领域持续发力,通过搭建赛事平台、开展集中训练等举措,不断夯实基层基础,推动全省青少年羽毛球运动蓬勃发展。

“我们希望以比赛为杠杆,促进贵州青少年羽毛球运动水平的提高。”2024年,贵州省羽毛球协会首次举办青少年u系列羽毛球比赛,填补了此前该领域的空白。杨代明表示,除了赛事体系的完善,协会还通过举办训练营,助力人才培养。
“至今我们已举办四届夏令营,每期集中全省40余名队员开展集中培训。尽管时间有限,训练重点却十分清晰:不仅规范孩子们的羽毛球基本技术,更注重培养他们的运动习惯、体育精神与做人准则。”训练营除了开展青少年运动员的训练,还关注基层教练员的培训。“我们同步推进教练员培训,选拔各市(州)的优秀教练参与工作,既能让教练们在实践中得到培训提升,更能将他们培养成‘种子’,回到各地后带动基层基础训练的规范化发展,形成‘以点带面’的辐射效应。”杨代明说道。
未来,贵州省羽毛球协会将继续深耕青少年领域,持续举办省锦标赛、U系列比赛等赛事活动,以赛促练、以赛促发展,让更多青少年在羽毛球运动中收获成长,为贵州羽毛球的长远发展积蓄力量。

就此,贵州省第一届少年“三大球”“三小球”运动会羽毛球项目圆满结束,这场汇聚了全省少年羽毛球精英的盛会,不仅是对贵州省青少年体育发展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更是对体教融合理念的生动实践。
来源 贵州省体育局
编辑 申雨婷
二审 张紫莹
三审 王晓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