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记者手记:人形机器人赛道“后浪”翻涌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9 14:03:00    

全球首次“人机共跑”,众人见证。参赛背后,创业团队的忙碌鲜为人知。

在4月19日举办的2025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暨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场上,来自小顽童队的松延动力N2机器人第二个冲线,顺利完赛。赛前,大众新闻走进松延动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松延动力”),专访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姜哲源和他的团队。

与姜哲源见面那天,已经是4月11日下午两点。姜哲源从公司前台拿到自己点的外卖,为了节约时间,他一边吃着盒饭一边接受采访。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了“理工男”特有的极客气质。

姜哲源,籍贯山东龙口,1998年出生于北京。

高考那年,他以北京市第28名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

2023年,正值姜哲源博士第三年,他毅然作出辍学创业的大胆决定,投入人形机器人赛道。同年9月,松延动力正式成立。目前,松延动力已经拥有3款人形机器人主线产品,包括人形机器人“N2”,家用具身智能机器人“E1”,仿生机器人“Hobbs”。

人形机器人赛道上,这家公司“卷”出怎样的浪花?

在这里,人形机器人都被研发团队赋予了鲜明的个性特点。如N2,个头不高,动力十足。又比如,在前不久中关村论坛年后上出圈的Hobbs,瞄准情绪价值,植入AI后秒变“情绪搭子”。

在这里,人形机器人的价格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N2和E1已经全面开放预售,售价为3.99万元起,这一价格相当于同行的1/5。

控成本,持续创新背后,研发团队有着怎样的思考?

“既要追逐星辰大海,又要脚踏实地。”姜哲源有着超出年龄的冷静。在他看来,机器人研发中,成本控制和快速商业化极为重要。

采访中,姜哲源视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的师哥姚颂为榜样,姚颂竞逐的是近两年同样火爆的商业航天赛道。

将视角聚焦在松延动力公司,大部分员工都是“准00后”。

再将视野放宽至当下,从人形机器人到AI人工智能,再到国产原创电影,一时间不禁发现:

“井喷”的中国创新成果背后,涌现出一批年轻的中国创新者。

在年轻创新者身上,我们看到“热爱”,看到“执着”,也看到“清醒”。正如姜哲源,面对舆论场上有不同的声音,他依旧坚定看好机器人的未来:“机器人是改变人类命运的一份事业。”

记者深刻感受到:像姜哲源一样的年轻一代创业者,昂首仰望星空的同时,也在埋头钻研,星夜赶路。

有怎样的时代,就有怎样的青年;有怎样的青年,就能成就怎样的时代。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百年变局”,笃定和信心很关键。

(大众新闻记者 刘玉凡 张锡坤 董婉婉 王雅洁 吕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