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边雪
4月17日,国家航天局在京召开2025年“中国航天日”新闻发布会,封面新闻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4月24日是第十个“中国航天日”,以“海上生明月,九天揽星河”为主题,主场活动在上海市举办,泰国担任今年的主宾国。

第十个“中国航天日”主题徽章。(受访者供图)
回望过去的一年,中国航天在浩瀚宇宙中的探索征程稳步推进。“2024年累计发射运载火箭68次,创历史新高;嫦娥六号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载人航天任务刷新纪录,天舟七号、八号货运飞船,神舟十八号、十九号载人飞船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首次投入使用,“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成功首飞;成功回收首颗可重复使用返回式技术试验卫星实践十九号,着力推动空间技术发展和应用……”国家航天局系统工程司副司长刘云峰表示,2025年,中国航天任务更为繁重,航天工程任务密集实施,天问二号将执行小行星伴飞取样探测任务;载人航天工程将实施神舟二十号、二十一号载人飞船任务;中国与欧洲合作的太阳风磁层相互作用全景成像卫星将揭示太阳风与磁层相互作用过程和变化规律;中意电磁监测卫星02星将择机发射,服务地震预测研究。
会上,2025年“中国航天日”预告片及宣传海报正式发布,突出东方美学,以象征生机与活力的青绿色系融合水墨背景而成,明月近旁是“嫦娥六号”探测器的身影,展示中国探月工程的丰硕成果,圆月与发射升空的长征火箭组成数字“10”,喻意今年是第十个“中国航天日”,海报由安徽省设计师方喜节设计。
除了传统海报,今年“中国航天日”还有通义万相视觉生成大模型生成的人工智能动态海报,与其他优秀海报作品一并发布。
据介绍,2025年“中国航天日”活动丰富,包括主场活动启动仪式、航天应对气候变化国际会议、中国航天大会、航天科普文化活动、技术交流活动等板块40余场活动。启动仪式于4月24日上午举办,将公布中国月球与深空探测任务国际合作项目信息及有关科学研究成果,发布有关政策及项目签约信息等,首播今年航天日主题宣传片,公布2025年“中国航天公益形象大使”,颁发2024年度中国航天基金会钱学森杰出贡献奖。
封面新闻记者注意到,4月24日至5月5日,在上海世博展览馆将举办航天科普展示活动,通过模型、实物等展示空间技术、空间科学、空间应用、商业航天以及上海航天产业成就。嫦娥五号、嫦娥六号采集的月球正面、背面样品将同框展出。航天日期间还将举办国际月球科研站开发者会议、第二届月球样品研究成果研讨会以及上海空间信息大会、浦东新区卫星互联网产业生态大会等多项特色活动。届时,将有相关部门的领导和院士专家,以及来自41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外宾参加航天日主场活动。
今年“中国航天日”期间,全国3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相关航天展馆、航天科研设施将集中向社会公众和大中小学生开放,各地将开展近650项“中国航天日”系列活动,一批院士专家将走进校园为青少年进行航天科普宣讲,一系列航天影视作品、航天科普电视节目等也将在航天日期间陆续播出。

第十个“中国航天日”主题海报。(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