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人民观察|从一场“十年之约”看长白山干部作风转变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8 17:14:00    

8月17日深夜,长白山上空回荡着近1.5万名《盗墓笔记》粉丝“稻米”的大合唱,一场跨越十年的“重逢之约”在吉林省航空护林中心(长白山站)圆满落幕。

盛况空前的2025长白山重逢之约·八一七稻米节音乐会,不仅是一场粉丝的狂欢,更是长白山管委会干部作风深刻转变的集中检阅。

从高位统筹的“一盘棋”精密部署,到全员协作的“一股绳”合力攻坚,再到服务升温的“一面旗”精细保障,作风之变贯穿始终,成为长白山成功承接超大规模文旅活动、擦亮城市名片的坚实底座。

高位推动“一盘棋”

以政治自觉筑牢安全底线

“谁砸长白山旅游的招牌,坚决砸他的饭碗!”长白山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高飞在长白山旅游市场综合整治工作会议暨“八一七稻米节”系列活动筹备工作部署会议上的强调,铿锵有力,为整个活动保障定下了“零容忍”的基调。

这场由党工委、管委会主要领导牵头,32个部门单位参与的“八一七稻米节”保障会议,将吉林省委省政府“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的批示要求转化为具体行动纲领。

顶层设计,谋定后动。面对预计单日高铁客流突破2.5万人次、音乐会聚集1.5万人的巨大压力,长白山管委会迅速成立活动统筹专班,由经发局牵头,下设安全保障、交通保障、环境整治、志愿服务等8个专项工作组。21项全要素应急预案提前制定,覆盖安全、交通、医疗、消防、食品安全、应急处置等方方面面。专班沟通机制高效运转,值班值守联络表责任明确到人、时间精确到分,确保指令畅通、响应迅速。

安全底线,严防死守。公安部门部署约600名警力和150名保安员,另投入160名交管警力和80名志愿者,针对音乐会现场、稻米集市、烟花燃放点等重点区域,反复开展12次全要素实战演练,查找漏洞,磨合机制。长白山消防救援支队150名指战员前置备勤,“一点一策”布防,装备、车辆、人员全天候待命。卫健系统抽调精干力量组成3个医疗小组,预备90张应急床位、8辆救护车,24小时严阵以待,并提前熟悉场地与转运路线。

这种“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的高度戒备状态,源于干部队伍对“安全第一”理念的深刻理解和政治自觉,为活动的平稳运行构筑了最坚固的堤坝。

协同联动“一股绳”

用全员实战诠释作风之变

“680名党员戴手套持夹子,清出535袋垃圾”“436名志愿者化身‘移动服务岗’”“103辆社会车贴上‘志愿车队’标”……一组组数据,勾勒出干部作风从“被动响应”向“主动出击”的转变。

面对活动期间剧增的车流、人流,长白山管委会交通局联合公安、旅游股份公司等单位,制定了堪称“路段级”的精细化管控方案:二道白河大街分时段实施禁停、禁行、单行;城区免费巡游巴士增数量、延时间,精准对接高铁班次;设置A、B、C区免费公交接驳专线,并为偏远住宿游客提供“点对点”二级接驳;8月16日当天高铁站增开、重联列车达41趟,长白山站始发列车客座能力超2万余座。

长白山市场监管局则以“最严监管”守护“舌尖安全”,对餐饮主体“一日三查”,快速检测食品样本超千份,严查价格违法,让游客吃得放心。池北区党员干部更是提前20天投入“战斗”,整治市容环境,深度清洁重点区域,确保设施完好运行。

党员先锋,挺膺在前。作风转变最生动的注脚,是党员干部的冲锋身影。党工委组织部组建365人的“青年党员攻坚突击队”,全程驻守高铁站、集散中心等关键卡点。

“过去遇到大型活动,难免有‘各扫门前雪’的想法。现在不一样了,‘众人拾柴火焰高’成为共识,哪里需要就冲向哪里。”这种从“被动响应”到“主动出击”、从“要我干”到“我要干”的转变,正是作风建设的宝贵成果。

服务升温“一面旗”

让精细管理彰显城市温度

作风转变的落脚点,在于能否让群众感受到“回家的温暖”。长白山管委会以“稻米”需求为导向,将精细化服务延伸至“最后一米”。

直击痛点,高效响应。针对“一房难求”,长白山管委会商务局迅速协调长白山技师学院,开放450个临时床位,有效缓解住宿压力;针对“停车难”,长白山公用事业集团开放池北区内在建的5处停车场;长白山管委会政数局预判游客咨询高峰,增加12345热线接听座席,确保24小时人工服务“即接即转”,并建立实时信息共享与舆情上报机制,让游客诉求第一时间得到回应。

“高铁站设有‘稻米’打卡点,可以领取原创书签,下了高铁还有志愿者热情引路,交通接驳无缝衔接,连共享单车都增配了,这些小细节让我们觉得特别暖心、安心。”来自江苏的游客李女士深有感触,长白山气象局还提供了逐小时精细化预报和体感温度、穿衣指数等专项服务,助力游客精准规划行程。

音乐会散场后,长白山旅游股份公司当日24时于北景区集散中心提供免费公交接驳服务,确保最后一位观众安全离场,将服务做到了“最后一米”。

一场“十年之约”,一次作风大考。从“高位推动”到“全民参与”,从“严防死守”到“主动服务”,长白山管委会用行动诠释了作风建设的深刻内涵——它不仅是态度的转变,更是能力的提升和情怀的彰显。

当万余名“稻米”在长白山的夜空下齐声合唱,这份跨越山海的感动,不仅源于IP情怀的共鸣,更来自一座城市以干部作风之变书写的答卷——以人民为中心,长白山正将“流量”转化为“留量”,让“网红”走向“长红”。

人民网记者 李思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