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朱倩萱 实习生 周子茹
当城市热浪蒸腾,空调房也难掩燥意时,怀化沅陵的武陵山脉深处,一条名为“借母溪”的碧水,正以它不疾不徐的节奏,流淌出沁人心脾的清凉乐章。这里,是时间被拉长的世外桃源,是盛夏里遗落的23℃绿宝石。

借母溪景区 邓浩然摄
行走在浓荫蔽日的林间小径,古木擎天,溪流如银链穿行,鸟鸣啾啾,空气纯净湿润。“整个保护区占地1.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超90%,是湘西的‘绿肺’和‘天然大冰箱’。”借母溪乡工作人员刘昕向记者介绍。
行至缓冲区,溪水变得平缓清浅。“快看,螃蟹!”几个孩子兴奋地叫着,赤脚在清澈见底的溪水中翻动石块。刘昕笑着说:“这里水浅流缓,最适合亲子家庭露营玩水,是我们的‘天然游乐场’。”
记者脱鞋踏入溪水,“嘶——透心凉!”一股强劲的凉意瞬间从脚底窜遍全身,暑气全消。“这里可比泳池畅快多了!”广东游客张女士一边玩水一边赞叹。

游客坐在溪水上乘凉 邓浩然摄
体验借母溪的灵魂,少不了当地的民俗文化。
“来我们这,一定要体验打糍粑、磨豆腐,感受下傩文化的魅力。”在导游的带领下,记者沿溪而上,来到了隐藏在山水深处的土家族村落。
吊脚楼外的石臼里,是蒸得热气腾腾、晶莹剔透的糯米。“打糍粑,水是第一位!”村民向大娘一边抡起沉重的木槌捶打糯米,一边给记者介绍,“这里的溪水清亮,用这样的水泡米、蒸米,打出来的糍粑才够香够糯!”
打好的糯米团被迅速取出,几位妇人围坐,熟练地将其揉捏成团、包馅压制。尝上一口,外皮软糯微韧,绿豆馅清甜细腻。

糍粑 朱倩萱摄
“在我们沅陵,逢年过节、娶亲嫁女、盖新房上梁,糍粑可是少不了的贺礼!”向大娘笑着说,脸上洋溢着朴实的满足。
日暮时分,古朴的吊脚楼炊烟袅袅,柴火熏腊肉的焦香、新酿米酒的醇厚与山泉的清甜交织弥漫。村头古树下、溪水畔,借母溪最具特色的“长桌宴”拉开帷幕。

长桌宴 邓浩然摄
桌上摆满了借母溪乡的特色佳肴,散发出诱人的香气。“食材都是自产、溪捞、山采!”导游雪莲指着满桌佳肴介绍,“这是招牌土家族腊肉,油润不腻,这是清炖溪鱼,鲜嫩无腥,还有鲜蔬、农家豆腐……道道佳肴都藏着当地人的热忱。”
夜幕低垂,繁星点点。大型实景剧《狃子花开》在山水间拉开帷幕。该剧以当地“狃花”故事为原型,演绎了盘木工春牛与狃花女婉儿荡气回肠的爱情。自2017年首演至今,8年间已累计演出2000余场,吸引观众超30万人次。

《纽子花开》实景演出 邓浩然摄
据景区工作人员介绍,实景剧演员全为借母溪乡村民,村民就业人数70余人,每人每年增收1.5万元左右。
无论是赤脚踏溪的透心凉,长桌宴上的腊酒浓香,木槌击糯米的“咚咚”回响,还是山水间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借母溪,这座大山深处的23℃桃源,都以最本真丰盈的姿态,拥抱每一位来访者。炎炎暑期,何不溯溪而上,让借母溪的清风绿水,镌刻你独一无二的夏日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