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张文彬:为整个中华民族的革命儿女留些正气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2 22:33:00    

(文案:马如兰 海报设计:周子茜 袁向群)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马如兰

夏夜微凉,暑气渐消。平江县浯口镇东港村(原余坪乡梓江村),以抗战英雄张文彬名字命名的美丽屋场上,村民们打篮球、跳广场舞、唱歌、散步,歌声与笑声在晚风中交织。

这充满生机的幸福景象,是对英雄最好的纪念——如今的欢乐祥和,恰如他当年为之奋斗的愿景,在这片热土上化作了现实。

独胆英雄与“第一流青年政治家”

张文彬,原名张纯清,1910年出生在平江余坪乡梓江村一个贫苦家庭。

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张文彬迅速成长。1928年7月,平江起义爆发,时任中共平江县委军事部部长兼县工农赤卫队党代表的张文彬,率骨干力量加入红五军,任第一大队党代表。

1929年井冈山保卫战中,张文彬与红五军第四纵队司令员李灿奉命坚守黄洋界哨口。敌众我寡,面对敌军重兵围攻和偷袭,张文彬与李灿组织战士解下绑腿滑下悬崖陡坡,巧妙突围,后与彭德怀率领的红五军主力会合。同年8月,张文彬随彭德怀率部返回湘鄂赣边境,于14日一举攻克万载县城。

美国记者尼姆·威尔斯在《续西行漫记》中赞誉他为“保卫井冈山的独胆英雄”“中共第一流青年政治家”。

张文彬深受组织信任,曾担任毛泽东的机要秘书。1936年夏,他秘密抵达西安,肩负起领导西北地区党组织和西北军统战工作的重任。

在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中,他协助周恩来参与国共谈判,发挥关键作用。

“事变后,叔祖父的中共代表团代表身份才公开。”在张文彬故居,其侄孙张文高指着一张1937年周恩来、叶剑英与张文彬在西安的珍贵合影向记者介绍。

“为建立强大的群众性的广东党而斗争”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张文彬继续留在西安巩固统战成果。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他奉命领导广东等地抗日斗争,不畏艰险奔波于广州、香港,恢复和发展党组织。

1938年4月,中共广东省委成立,28岁的张文彬当选为书记。他迅速领导建立中山、东莞等中心县委及多地中心支部,提出“为建立强大的群众性的广东党而斗争”。

在他领导下,广州(含香港)、潮梅等地党员人数剧增。1938年至1939年9月,县一级党的组织机构在广东各地普遍建立起来,抗日武装斗争蓬勃开展,华南成为全国三大敌后战场之一。

1940年,张文彬先后任中共粤北省委书记、中共南方工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部长。

他高度重视并擅长统战工作。在他领导下,大批名义上由国民党领导的群众抗日救亡团体,实际接受中共领导。

1941年12月日军占领香港,张文彬与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负责人廖承志周密部署,将何香凝、柳亚子、邹韬奋、茅盾等800多名爱国民主人士和文化名人从日军严密控制下秘密转移至安全地带。

1942年6月,因叛徒告密,张文彬在广东大浦被捕。1944年8月26日,年仅34岁的他身患肺病又饱受酷刑折磨,在江西狱中去世。

张文彬留下一封题为“我誓死不能转变”的遗书。遗书中说:“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愿为江西人、尤其是为整个中华民族的革命儿女留些正气吧。”

2010年,广东省委邀请张文彬侄孙张存良、张文高等人参加广东省委粤北省委历史陈列馆开馆仪式。近年来,东港村自发修复张文彬故居,在门前铺设柏油路。

“暑假来临,故居将迎来许多参观者。”东港村党总支部书记刘均良说:“我们将努力把故居打造成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正气的重要阵地。村干部也将一如既往做好义务讲解,让英雄故事感染、影响更多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