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盛夏,德国法兰克福的特色餐厅,多了一丝别样的“甜”。
这种“甜”,来自中国。一批来自广东茂名的荔枝跨越千山万水,空降法兰克福,与同样远道而来的浙江文成杨梅在此“偶遇”,上演了一场跨越欧亚大陆的“甜蜜邂逅”。
48小时“鲜”达法兰克福餐桌
6月底,浙江文成杨梅冷链空运至德国法兰克福,在斯图加特举行的第二届中欧企业ESG大会CEO晚宴上惊艳全场嘉宾,掀起了一股中国水果热潮。
茂名市科协从中国驻法兰克福总领事馆获悉后,迅速联动商务、贸促、农业、海关等有关部门和科技企业,仅用3天时间完成茂名荔枝法兰克福之旅的组织、包装、空运。日益紧密、便捷的中德航空物流协作,让荔枝从茂名果园到法兰克福餐桌实现48小时“鲜”达。

茂名荔枝飞抵德国法兰克福机场。
当地时间7月8日中午,从事全球食品供应链物流的德国唐萨全运国际货运有限公司负责人徐娴带着团队守候在法兰克福机场,申报、检疫、清关、放行,全程仅用了3小时。“德国检疫部门告知我们,抽检产品符合欧洲进口标准,农残合格。这也充分肯定了我们中国农产品的质量。”她说。

“提货”茂名荔枝。
此次空运的1600盒茂名荔枝与文成杨梅在法兰克福一经亮相便被“秒光”。在徐娴分享的照片中,法兰克福著名的苹果酒与茂名荔枝同框。“茂名荔枝以其‘一口爆汁’的鲜甜口感征服现场嘉宾,赢得一致好评。”她在朋友圈分享道。

在徐娴分享的照片中,法兰克福著名的苹果酒与茂名荔枝同框。
“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能把事情做成,非常专业。说明茂名政府部门、企业有关方面都很有实力。茂名龙眼上市我们还要继续推动合作。”徐娴说。
荔枝出海多了说走就走的从容
科技的持续进步,让曾经被地理隔绝的美味,有了精准对接的底气,以及说走就走的从容。

此次出口德国法兰克福的茂名荔枝品种为仙进奉。
这批荔枝是仙进奉品种,由广东泽丰园农产品有限公司组织发货。这家省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先后获批省创新产业示范基地、省工程技术中心,常年稳定加工出口荔枝至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东南亚等国家与地区1500吨以上。
鲜果出口是与时间赛跑的“保鲜战”。茂名海关开通绿色通道,派员到泽丰园车间现场检查,以“贴身服务”压缩通关时间,为荔枝的跨国旅程按下加速键。
与时间的博弈中,单靠效率的提升只是赢得了上半场,真正决定胜负的,是背后的科技力量。
“冰荔、仙进奉等高附加值品种的选育、推广让荔农荔企得到‘甜蜜’的实惠。”泽丰园总经理林波介绍,“冻眠”技术的应用使企业加大了对中东和欧美地区的出口力度,还开展对出口荔枝在蒸热技术后进行冷链保鲜处理等技术攻关。有了科技的不断加持,公司荔枝出口量同比增长三至四成。

枝头上的茂名荔枝。
“茂名荔枝与文成杨梅在法兰克福的这次相遇,是一次极具意义的特色农产品国际化尝试。”茂名市科协党组书记杨曦认为,通过强化科技经贸交流,搭建科技与产业间的桥梁,利用技术标准制定、国际资源对接、产学研合作等方式,有望推动双方合作迈向更深层次。
科技是荔枝远航的幕后力量
科技正在为茂名荔枝产业注入新活力。
从科创中国特色水果产业服务团,到荔枝科技小院,产学研合作不断深化。科技赋能,多方发力,荔农和荔企切实尝到了甜头。

研究员在国家荔枝种质资源圃实验室里忙碌。
听闻仙进奉荔枝首发法兰克福,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首任首席科学家、华南农业大学研究员陈厚彬表示祝贺。
多年来,他带领科研团队深耕茂名,推广应用稳产丰产、低产低效园改造、新品研发等技术创新,推动果园宜机化改造和机械化生产,还持续促进荔枝国际交流合作。
6月,陈厚彬在茂名接连组织3场活动,包括荔枝科技小院相关活动、荔枝育种技术研讨会、荔枝新品种新品系鉴定会。德国籍的南非共和国农业委员会热带亚热带作物研究所研究员Regina C等十多位国内外专家出席。

曹江镇荔枝科技小院座谈会现场。
茂名市科协主席朱谢辉也参与其中。他表示,科技兴农是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科协将继续推动荔枝科技小院建设,努力为荔枝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保鲜技术的突破,正广泛应用在茂名荔枝产业链。
田头冷链小站预冷、纳米保鲜膜应用、冻眠荔枝技术、益生菌保鲜……新技术新举措不断涌现。
如今,覆盖采前、采中、采后全流程的现代化保鲜技术体系已经形成,这让荔枝保鲜时间普遍达到30天以上,不仅优化了保鲜效果,更扩大了销售半径,千年佳“荔”得以走出国门,远销全球。
合作从石化到多元领域延伸
茂名与德国经贸交流合作渊源深厚,尤其在石化领域联系紧密。此次不经意的握手,早在南海之滨埋下了伏笔——
2013年,德国巴斯夫与茂名石化携手,共同成立茂名石化巴斯夫有限责任公司。双方联手建设国内首套异壬醇装置,两年后顺利投产,一座年产18万吨的世界级异壬醇工厂就此在茂名落地。

茂名素有“中国南方油城”之称。
在产业园区建设上,茂名与德国巴伐利亚化学集群有限公司展开合作,共建中德(茂名)精细化工园。这片32平方公里的园区,引入国际先进理念和技术,助力石化产业转型升级。
合作还延伸到教育领域。2017年,茂名职业技术学院与德国AHK签约,成为华南地区唯一开展化工双元制合作的高职院校。学校开设巴斯夫订单班,引入AEVO师资培训及学分互认体系,不断探索“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协同发展模式。
“此次荔枝‘抢鲜’出海,是茂名与德国合作从石化向农业、科技领域的又一延伸,体现了从传统工业合作到多元产业联动的转变。”杨曦说,“依托科技驱动和产学研协同创新,以荔枝为代表的茂名特色农产品正探索从传统农业向高附加值、全球化产业链转型。广大科技工作者,正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力量。”
南方+记者 刘栋铭
【作者】 刘栋铭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