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姑苏区西北街木谷弄18号,一扇石库黑漆大门与古式高墙云瓦静静伫立。大门背后,藏着蔡廷辉精心打造的当代文人园林——翠园。近日,历经4年扩建改造,这座占地四百余平方米的立体园林焕新亮相,以“天人合一”为核,将古典意境与现代生活无缝融合,成为姑苏城中一方兼具烟火气与诗意的隐逸之地。
蔡廷辉是苏州著名的金石篆刻艺术家,自幼对园林情有独钟,多年来醉心于当代苏州园林营造。近20年间,他先后营造了醉石山庄、翠园、泉石小筑、醉石居四座私家园林。与传统苏州园林不同,蔡廷辉并未单纯复刻古韵,而是致力于打造“可居、可游、可赏”的当代生活空间。

翠园内部景观图。苏报融媒记者 凌欣炜/摄
踏入“重置”后的新翠园,曲径回廊若隐若现,山石错落有致,活水潺潺穿园而过,其间鸟雀啼鸣婉转。廊亭半围之处,是设施完备的现代园居,雅致茶室、私宴厅堂、优雅卧室一应俱全,各类科技设施亦与园林毫无违和感。园中的亭台以钢筋混凝土为骨架,金砖贴面装饰,古朴与现代之感完美融合。蜿蜒的亭廊间,蔡廷辉篆刻的书条石点缀其中,将文人的风雅情致融入一砖一瓦。

园内山石叠嶂,绿荫葱茏。苏报融媒记者 凌欣炜/摄
扩建后的翠园新增地下溶洞与屋顶花园,通过立体空间拓展了园林的层次。溶洞内黄石林立,流水潺潺,宛如将太湖山水浓缩于一方天地;屋顶花园中果木繁茂,红豆树、柿子树、梨树等,四季花果飘香。“苏州历史上有关于水假山、地下假山的传说,但并无留存实物。既然有这样的说法,我就想亲手打造一个。”蔡廷辉说道。翠园位于姑苏区寸土寸金之地,造园面临诸多局限,为此他耗费了大量心血。在他看来,造园和刻印相似,都是在有限空间内布局、讲究章法、巧妙留白。园子小不是问题,关键在于富有意趣,所以他造园时更追求移步换景,让游人惊喜不断。

翠园里的私宴厅堂。苏报融媒记者 凌欣炜/摄
园林是苏州的灵魂,美食则为这灵魂注入了烟火气息。在翠园,造园的匠心同样体现在精致的“文人菜”中。在此用餐,已然成为一场充满风雅韵味的仪式。手写菜单会随四季变换,当下时节,香干马兰头的清新爽口、荔枝虾球的酥脆香甜、葱油蚕豆的软糯绵密,皆是江南春日的生动注脚。地道的苏帮名菜更是不可或缺,入口即化的酱方肉、滋滋作响的响油鳝糊、外酥里嫩的松鼠桂鱼等,每一道菜都精准地撩拨着食客的味蕾。以松鼠桂鱼为例,精选鲜活鳜鱼,鱼身改刀后如菊瓣舒展,轻裹薄浆入油翻炸,瞬间定型为金黄蓬松的“松鼠尾”;趁热浇上主厨秘制的酸甜茄汁,糖醋的馥郁香气裹挟着鲜嫩的鱼肉,口感外酥里嫩、酸甜恰到好处。
园林的优美景致与美食相得益彰,让味觉体验更上一层楼。食客们既能在荷池畔举箸品味美食,聆听泉水叮咚;也可在溶洞中浅酌美酒,欣赏评弹表演,尽情享受美食与美景交融的独特韵味。对于忙碌的现代人而言,结束一天的奔波后,漫步于翠园这样曲径通幽、清雅脱俗的文人园林中,无论是精神还是身心,都能获得极致的放松与享受。一位游人体验后不禁感慨:“栖身小住于此,仿佛暂借了古人的一段悠然闲情。”
(苏报融媒记者 凌欣炜/文)
编辑:钱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