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硒”望田野的“双创火种”——湖北恩施首期创新创业训练营观察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2 10:16:00    

当晨光穿透武陵山的薄雾,恩施市白杨坪镇洞下槽村龙赶湖接待中心内已是人声鼎沸——30名来自全市的创业者齐聚于此,在为期两天的首期创新创业训练营中,围绕政策解读、企业管理、网络运营等核心内容深度学习,完成了一场从理论到实践的能力跃升,把一颗颗“硒茶”“硒土豆”做成了助力乡村振兴创业的“金种子”。这场由市人社局主导推动的专项培训,以“精准服务、赋能创业”为核心,不仅为本地创业者注入了实干底气,更彰显了人社部门以服务精度激活乡村振兴动能的务实担当。

一、全链条课程:直击痛点的“创业能力补给包”

“课程像一场‘及时雨’,把我们摸不清的政策、搞不懂的财务、做不好的营销,都讲透了、教会了。”参训学员弘农曦友农业科技负责人杨同位的感慨,道出了本次训练营的核心特色。围绕创业者实际需求,训练营构建了覆盖“政策—管理—运营”的全链条课程体系。

政策解读环节,恩施州创新创业服务中心主任李文彬深入解读《大学生及返乡人员创业政策》,清晰梳理了创业担保贷款、一次性创业补贴等“政策红利”,帮助学员厘清政策边界、把握支持方向;企业管理模块,国家资深注册会计师夏清锋以案例剖析企业财务规划与税务筹划,破解小微企业“算账难”问题,用实操案例拆解小微企业成本控制与税务优化技巧;风险防控课堂上,湖北省就业创业先进个人易金桥教授结合创业初期风险防控,讲授《创业风险规避指南》,为创业者装上“防火墙”,系统讲授创业风险识别与规避策略;网络创业与直播运营课程中,国家首批互联网营销师导师董永春聚焦恩施硒茶、土豆等特色产业,从引流、场控到线上线下融合营销,手把手传授短视频带货与线上线下融合营销技巧,让学员对短视频带货、直播运营有了清晰认知。

这种“按需配菜”的课程设计,精准对接了返乡创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大学生创业项目等不同主体的共性需求,将分散的知识碎片整合为系统的能力体系,让创业者在短时间内实现从“单点认知”到“全局把控”的提升,正是市人社局“厚植创新创业新生态”理念的生动实践——不仅授人以鱼,更授人以渔,让创业者从“盲目试错”走向“理性前行”。

二、实战化模式:从“课堂听讲”到“上手实操”的转化

不同于传统培训的“单向灌输”,本次训练营采用“理论授课+案例剖析+互动咨询”的模式,着力推动知识向能力转化。

培训期间,导师团队不仅带来系统理论,更结合恩施本地产业特点拆解真实案例。“针对恩施硒茶产业特点,短视频带货要突出‘生态原产地’标签,用采茶场景、制茶工艺的镜头语言讲好‘硒故事’。”培训现场,董永春导师结合本地特色产业的“定制化指导”,让凤茗滕誉茶叶公司创始人龚思琦豁然开朗。在网络创业实操环节,董永春导师以特色农产品销售为例,现场演示直播脚本设计、产品展示技巧,让学员直观感受“线上引流—线下转化”的完整链路;夏清锋在财务课程中引入模拟沙盘,让学员通过角色扮演体验企业现金流管理,在“盈利与亏损”的推演中掌握财务决策逻辑。

依托市人社局建立的“创业导师结对帮扶”机制,本次训练营组建了一支横跨政策、财务、营销、风险管控领域的“专家智囊团”。为强化培训效果,导师团队还为30名学员提供一对一咨询服务,针对个体工商户的税务登记、农民合作社的财务管理、直播项目的风险控制等具体问题“对症下药”:为农民合作社负责人解析农产品品牌IP化路径,帮个体工商户规划税务优化方案,给返乡青年创业者模拟合同风险应对场景……这种“小班授课+精准辅导”的模式,确保每位学员都能带着问题来、拿着方案走,让培训成果看得见、用得上,实打实的“诊断式服务”,让每位学员都拿到了适合自身项目的“成长处方”。

三、长效化服务:从“结营落幕”到“持续护航”

7月6日的结营仪式不是服务的终点,而是长效帮扶的起点。正如训练营初衷,“不仅要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主办方专门组建跟踪服务群,导师团队将持续提供线上政策答疑、项目优化建议,确保培训成果“落地生根”。参训学员提出的“建立导师结对长效机制”建议,也已被纳入人社部门下一步服务规划。

初步成效已然显现:学员们不仅系统掌握了创业担保贷款、一次性创业补贴等政策要点,更将学到的“短视频带货策略”“成本控制技巧”运用到实际经营中。恩施州峰拓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谭芬芳计划结合“茶旅融合”思路改良制茶工艺,带动更多农户参与产业链;福茂养殖场程健则着手打造农产品品牌IP,破解“优质不优价”难题……大家纷纷表示,课程内容“接地气、可操作”,后续将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经营中,努力带动更多乡亲就业增收。

作为推动创新创业的具体举措,本次训练营以“提升能力、带动就业、服务产业”为目标,通过政策解读、专家引领、实战演练,为恩施市培育了一批懂经营、善管理、能创新的创业带头人。这种“精准赋能+持续服务”的模式,不仅激活了个体创业活力,更将为本地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恩施市自2023年成功申报湖北省返乡创业示范县以来,已建成46个零工驿站、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开展岗位推介、培训咨询、创业指导等公共就业服务近2万余人次;开展创业培训197期,培训4500余人,兑现创业培训补贴513万元,成功推荐省级大学生创业项目14个,向各类创业主体兑现各类创业奖补补贴300余万元;大力推广“创业担保贷”线上办理,对30万元以下贷款免除反担保,降低融资门槛,发放创业担保贷款近9.45亿元。仅2025年上半年,恩施市已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7亿,兑现一次性创业补贴69万元,惠及创业群体1800余人。

下一步,恩施市将以此次训练营为新起点,把“双创火种”烧成“产业火炬”。下半年,将启动“硒创夜市”计划:依托城区核心商圈和重点乡镇夜间经济带,为返乡青年、手作艺人、直播达人提供零租金摊位、统一视觉包装和流量扶持,打造“白天忙生产、晚上卖全国”的24小时创业场景;同步挂牌成立“恩施市创业中心”,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营+导师常驻”模式,集项目路演、投融资对接、品牌孵化、共享直播间、政策代办于一体,让更多“金点子”在恩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持续为乡村振兴及返乡创业者注入澎湃动能。

从率先搭建创业孵化平台,到精准组织专项培训,再到持续跟踪服务,恩施市人社局以“为民服务解难题”为宗旨,将政策温度转化为服务精度。首期训练营的圆满落幕,既是“归巢凤”振翅高飞的新起点,更是乡村振兴动能涌动的生动注脚。在这里,每一份创业热情都被悉心呵护,每一个实干梦想都获全力托举——这片返乡创业的沃土,正因为人社部门的精准浇灌,孕育出更多“兴业富民”的新希望。(李晓玲 何永彩)

(来源:新华社)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