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42次主任会议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市人大常委会2025年工作要点、立法计划、监督工作计划出炉。聚焦全市改革发展大局和群众关切期盼,市人大常委会今年安排7个方面17个任务50项具体工作,涵盖经济、生态、民生、法治等领域。同时,坚持立足改革需要和市情实际,高质量做好立法计划工作等,为惠州奋力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提供坚实制度保障。
加强地方立法助力高质量发展
“加强地方立法和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计划安排审议表决项目1件,初次审议项目3件,预备项目3件。”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25年立法计划,将紧密围绕省委、市委重大战略的实施加强法治供给,在省人大的统筹指导下,启动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建设市域协同立法。聚焦重点领域、新兴领域加强立法,做好《惠州市暴雨灾害预警与响应条例》修改和审议,做好《惠州市住宅物业服务条例》《惠州市农村建房管理条例》起草、审议和修改,推进优化市场主体服务、城市更新管理、城市排水管理等方面的立法工作,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值得关注的是,“加强小区物业管理活动监管”经市人大代表票决成为2025年市十件民生实事项目之一,加强物业管理立法立规工作是今年我市民生工作重点。根据安排,市人大常委会今年将对惠州市住宅物业服务条例进行第一次审议。
“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将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依托、各方参与的立法工作格局,完善立法程序和机制,加强调查研究和论证评估,切实提高立法的针对性、精准度、实效性。同时,将拓宽社会各方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和方式,健全法规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和反馈机制,发挥基层立法联系点、立法协作单位和立法咨询专家作用,不断提升人民群众有序参与立法工作的广度和深度。
以头号力度持续助力“头号工程”深入实施
“坚持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25年监督工作计划,市人大常委会将探索创新监督工作机制,统筹用好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执法检查、专题调研等监督方式,今年安排监督项目36项,其中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17项,执法检查5项,专题调研、视察检查14项,进一步增强监督质效。
为助力我市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市人大常委会将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决算、计划执行、预算执行、预算调整、审计工作及其查出突出问题整改、金融类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政府债务管理等情况报告,推动财政资源配置和国有资产管理更加科学有效。
市人大常委会还将围绕“百千万工程”,开放包容现代化品质城市建设,民生社会事业发展,法治惠州、平安惠州建设等领域开展相关监督,以头号力度持续助力“头号工程”深入实施,推动美丽惠州文明惠州建设,推动社会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市人民,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惠州实践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市人大常委会将进一步全面深化人大领域改革,围绕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完善法治惠州平安惠州建设体制机制,持续深化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地方立法、财政监督、代表工作等制度机制改革,以改革创新增强制度活力。
“不断提升新时代人大履职能力和水平,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惠州实践。”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紧扣“百千万工程”实施、绿美惠州生态建设等重点工作,今年将精心组织开展“察民情惠民生助力百千万·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暨市人大“代表统一活动日”活动、专题调研和集中视察、执法检查活动,增强代表活动实效,推动解决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根据工作要点,市人大常委会将指导各县(区)推动代表联络站线上线下融合,因地制宜建设特色联络站,积极探索人大代表助力基层治理工作新路径,打造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单元,组织好代表联络站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案例征集工作。持续发挥“人大代表惠快拍”平台作用,组织人大代表使用好“粤人大”“粤当家”,提高代表工作信息化水平。
来源:惠州日报记者刘建威 特约通讯员郭敏 通讯员陈瑞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