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上午,由《消费者报道》和东鹏饮料共同举办的“企业零距离,消费更放心”活动在广州增城举行。据了解,本次活动邀请了包括广东省各级消费者委员会代表、主流媒体代表和消费者代表等组成“特邀考察团”。
一瓶饮料是如何生产的?考察团一行走进东鹏饮料位于广州增城的华南生产基地,沉浸式了解东鹏饮料的品牌发展和产品研发、生产等环节,并与东鹏饮料企业代表就产品质量保障、数字化转型、绿色生产等议题展开座谈交流,深入了解东鹏饮料的智能生产制造、多元化产品体系和社会责任成果等。

从源头到瓶口:全流程守护每一滴饮品安全
透过参观走廊的玻璃幕墙,考察团能够直观地看到一瓶瓶东鹏饮品在生产线上流转。
伴随着东鹏饮料现场工作人员的耐心介绍,考察团一行参观了包装饮料从生产、包装、自动化码垛、存放的全过程。据了解,东鹏饮料华南生产基地主要生产东鹏饮料旗下的东鹏特饮、大咖、上茶和海岛椰系列产品,年产能超60万吨,年产值超20亿元。
据了解,东鹏饮料生产基地拥有国内外一流的先进智能化设备,打造了高效的生产体系。
以东鹏特饮的包装瓶吹制为例,这一流程采用了新型高速无菌吹灌旋生产线,相比早期的塑料吹瓶机,包装瓶生产从每小时600瓶左右提升至每小时36000瓶,极大程度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消费者最关心的,是企业如何确保每瓶饮料从生产到销售的全流程安全。我们的生产线实行高度的自动化流程,用智能化设备去规避人为生产可能存在的误差,从而保证产品生产的质量。”针对考察团消费者代表的提问,东鹏饮料首席质量官李德灵在现场给出系统性解答。
李德灵介绍,东鹏饮料生产线采取自动化设备和人工巡检相结合的形式,对灌注量、密封性等关键参数实时监控、数据采集,力保出厂的每一瓶产品都100%达标。
除了自动化生产线,在原料端,东鹏饮料构建了一套长期的供应商认证体系,通过季度动态考核与龙头企业技术联动的组合拳,不断提高供应商提供质量合格、稳定的产品与服务的能力。李德灵向考察团介绍,东鹏饮料所有生产基地均通过 ISO22000和HACCP国际认证,构建了覆盖原料采购、生产、质检、仓储物流的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闭环,出厂检测合格率连续三年保持100%。
“每瓶饮料都有自己的‘数字身份证’。”工作人员在现场演示了产品的追溯系统,扫描瓶身二维码即可呈现生产批次、物流路径等完整信息。依托覆盖11个关键工序的数字化追溯体系,东鹏饮料实现产品链关键质量追溯信息100%覆盖。
从数据到决策:全链路赋能市场增长
在数字化体验区,实时跳动的“营销数据驾驶舱”大屏揭示着东鹏的市场竞争力源泉。
通过“五码关联”技术,东鹏饮料将市场响应周期压缩至小时级,实时监控库存动销情况,结合货龄分析,避免产品积压或过期。例如,当产品库存超过安全阈值或临近保质期时,系统自动调整发货策略,确保市场流通产品的“新鲜度”。
数字化转型带来的不仅是效率革命,更是商业模式的升级。东鹏饮料集团副总裁蒋薇薇介绍,自2015年起,东鹏饮料就开始探索“一物一码”技术,到后来逐渐成熟并广泛应用到市场当中。从一物一码到五码关联,东鹏饮料通过数字化创新,握手2.4亿消费者,打通从生产端到近400万销售终端的全数字链路,实时大数据赋能一线管理企业经营。
“‘一物一码’的数字化发展带来了很多好处,既赋能于消费者,不仅可以给到消费者更多实实在在的福利,同时也保证了数字化的追溯体系,以及市场情况的精确掌握。”蒋薇薇表示。
通过"一物一码"建立的2.4亿用户数据库,东鹏饮料实现精准营销,基于用户画像定向推送区域化优惠。在B端则打造“商户会员体系”,推出以“一元乐享”为核心的营销活动让终端获得返利,实现分销和动销的联动,促进BC一体化。目前,东鹏“商户会员体系”已覆盖近400万终端商户。
持续的数字技术投入能为企业带来显著的成本优势。据相关数据,东鹏饮料在全国布局13个生产基地,拥有57条智能产线,使生产效率较传统模式提升100%。通过扫码数据实时监控渠道异常,窜货预警准确率超95%,假盖纠纷下降90%,节约企业打假成本。这种“技术+业务”双轮驱动模式,推动东鹏特饮2024年能量饮料市占率攀升至47.9%,连续4年稳居行业榜首。
南方+记者 黄晓韵
【作者】 黄晓韵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