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鞍钢集团: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7 15:28:00    

回顾二十年来鞍钢集团的绿色发展之路。从渤海之滨到金沙江畔,每泓清流、每亩绿地都记录着鞍钢集团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的实绩实效;从千山脚下到攀西裂谷,每寸滩面覆土、每棵花草绿植都见证着钢铁长子有序推进生态修复所带来的环境巨变。近年来,鞍钢集团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切实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社会责任,深入推进产业优化升级,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能”,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鞍钢智慧和力量。

今年端午节,鞍钢矿山生态园迎来了一批特别的客人——来自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家的留学生代表在这里游园打卡、品味园内自产水果制成的原生态罐头,零距离感受鞍钢人的生态修复成果。“石头缝里种树,缺土少水,咱们就把苗种在柳条筐里……”面对外国友人,鞍钢资源生产服务中心李辉自豪地介绍道,“外交部领导都为咱点过赞!央视《新闻联播》报过好几次!”“真的很不可思议!这个转型太成功!”俄罗斯籍留学生达莎被“昔日排岩场,今朝观光园”的动人故事深深打动。

三千多公里之外的攀钢马家田尾矿库,这个曾经的工业“生态疤痕”不仅实现了“黑海”变“花海”的惊人巨变,更成为了全国首个集生态、文化、艺术体验于一体的市民公园、网红山谷。

“要一茬接着一茬种,一代接着一代干,形成人人争当护绿使者、生态先锋的生动局面,不断增厚新鞍钢的‘绿色家底’”,在鞍钢集团党委领导躬身带动下,从东北到西南,各级企业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和“边生产、边治理、边恢复”,将“荒山”变“青山”,让总面积相当于近60个北京故宫大小的铁矿山重披“锦绣”,复垦率超94%,16座矿山被授予国家“绿色矿山”称号。

在与满眼绿意的铁山遥相呼应的各钢铁生产基地,展现在世人面前的更是一派“‘水鸟’翔集,锦鳞游泳”的和谐画卷。位于鞍钢主厂区的鞍钢股份能源动力总厂循环水池波光潋滟,这里凭借着良好的水质和生态环境,早已成为国家保护动物赤麻鸭的停歇地。在山城本溪,细河支流在本钢北营公司厂区内静静流淌,一群群白鹭悠闲觅食。在阳光花城攀枝花,攀钢钒冷轧厂景观水池内,一群群观赏鱼在处理后的废水中游弋嬉戏。窥一斑知全貌,以一目传精神。从让百年露天采坑恢复原始地貌的大孤山铁矿生态修复工程全面启动,到本钢全力打造国家“AAA”级旅游景区花园式工厂建设;从“千亩荒滩变良田,盐碱地里说丰年”,利用铁尾矿改良盐碱地种植水稻连年喜获丰收,到“挖掉‘渣山’换‘金山’”的固废利用,科研人员捧回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鞍钢集团在推进绿色鞍钢和美丽中国建设的道路上蹄疾步稳、加速奔跑。

时针拨回到二十年前,包括鞍钢在内的全国各大钢铁企业都是一副样貌——厂房内,亮晶晶的金属尘埃在自然光的丁达尔效应下飘动盘旋;厂房外,烟气蒸腾,树木植被上总是挂着一层薄薄的灰“纱”……二十年后的今天,地方生态环境部门通报:攀枝花市水质优良率连续三年达到100%;鞍山市空气质量连续三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的良好水平;本溪市,这个曾经卫星看不见的城市,现如今全年空气优良率已提升至93.1%——鞍钢集团切实将肩负的生态文明建设责任转化为企业周边环境的巨大变化。二十年来,鞍钢集团坚持在认识上讲政治、在关键处立规矩、在要害处画红线,生态文明建设的“四梁八柱”日益完善,与现代企业相适应的生态文明管理体系逐步形成——将节能环保考核重点指标和目标全部纳入子企业提质增效专项评价考核体系;各子企业作为法人主体的环境保护责任进一步明晰,环境保护“一岗双责、党政同责、失职追责”的责任体系更加明确健全……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到工业领域重点行业淘汰落后产能,从打好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到开启建设美丽中国新征程,鞍钢集团以“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的坚韧执着推进产业优化升级,走出了一条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的发展之路。

近年来,面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这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面对绿色低碳发展这个企业全面转型的复杂工程和长期任务,身为“行动派”的鞍钢集团扭住重点、靶向攻坚,加快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奋力开启一场向“新”跃升、逐“绿”发展的变革——重磅发布《鞍钢集团碳达峰碳中和宣言》《鞍钢集团低碳冶金路线图》《鞍钢低碳排放钢工艺路线图》和鞍钢绿色低碳主品牌angreen,在央企内率先向国务院国资委上报碳达峰行动方案和方案编制说明,得到国务院国资委和行业专家的高度认可。2023年,首个全国生态日,央视系列节目《美丽中国新画卷》专题报道鞍钢联众采用“100%废钢+电炉”短流程工艺生产全国首卷汽车用绿色低碳热成形钢,取得吨钢碳排放量为传统长流程碳排放量的三分之一左右的优秀成绩。

多年来,鞍钢集团坚持以科技创新赋能绿色发展,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先进技术研发示范推广应用——渤海之滨,浪潮涌动,全球首套绿氢零碳流化床氢冶金示范项目全流程工艺贯通并顺利产出绿色直接还原铁;鞍山市郊,苍翠掩映,鞍钢西鞍山铁矿项目施工进度不断刷新,绿色、智能、无废、无扰动等技术的应用将完全保留西鞍山的自然风貌,确保周边环境不受破坏;在鞍钢矿业东烧厂,世界钢铁协会第13届“Steelie”低碳生产卓越成就奖获奖技术全力支撑辽宁首条400万吨/年带式焙烧机球团产线高效运行;在鞍山钢铁主厂区,全国首批CN10A-H型油电混合动力机车正式落户,较传统内燃机车综合能耗降低30%以上,碳排放减少40%,噪声污染显著下降……实现“双碳”目标,布局新能源产业,调整能源结构,提高氢能、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应用比例是重要路径。鞍钢集团积极推进新旧动能转化,推动清洁能源工程由“盆景”变“风景”。

全媒体记者 王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