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岛市生猪屠宰质量管理规范观摩会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来自全市各区市屠宰管理机构负责人及屠宰企业代表 50 余人参加,通过现场观摩、专家授课、经验交流等形式,共同探讨畜禽屠宰行业高质量发展路径。此次活动标志着青岛市《生猪屠宰质量管理规范》实施工作进入全面深化阶段。
在西海岸新区盛德源食品有限公司的现代化屠宰车间内,自动化生产线正有序运转,从生猪静养待宰到同步检验检疫,从胴体加工到冷链配送,全流程实现智能化管控。参会代表们现场见证了“生猪进厂-屠宰加工-产品出厂”的全链条质量管控体系,对企业卫生环境建设、屠宰设备更新、实验室检测能力提升、生产工艺流程优化等改造成果给予高度评价。

“我们通过改造提升,优化了屠宰生产线的生产工艺,提升了实验室的检测水平,同步检验检疫覆盖率达到100%,病害猪无害化处理率保持 100%。”企业负责人介绍,作为山东省首批通过《生猪屠宰质量管理规范》验收的企业,盛德源食品有限公司通过建立“源头可追溯、流向可查证、质量可管控”的全链条监管体系,实现了从“农场到餐桌”的全程质量管控。
在随后的专题培训会上,省畜牧兽医局屠宰管理处薄永恒博士对《生猪屠宰质量管理规范》进行了深度解读。针对规范中涵盖的设施设备、人员管理、生产工艺等 160 项具体要求,薄博士结合典型案例,重点讲解了生猪静养管理、同步检验操作、疫病防控等关键技术要点。
“《生猪屠宰质量管理规范》的实施不仅是设备的升级,更是管理理念的革新。”薄永恒强调,企业要建立“全员参与、全流程管控”的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实施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良好生产规范(GMP)等先进管理模式,实现从 “被动监管”向“主动防控”的转变。
作为此次观摩会的东道主,西海岸新区在推动生猪屠宰行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先行先试,探索出“政府引导+企业主责+科技赋能”的发展模式。西海岸新区农业农村局分管领导赵永军介绍,新区通过实施“规范提升三年行动”,引导7家屠宰企业累计投资近1000万元进行规范化升级改造,目前2家企业已经通过省级检查验收。
在质量监督管理方面,西海岸新区建立了“分级管理”公示制度,将企业质量安全等级与监管频次、政策扶持、评优评先挂钩;区农业农村局开发了“数字‘三农’”监管平台,其中的屠宰监管模块实现对生猪进厂、屠宰加工、产品出厂的全流程数字化监管。数据显示,通过落实落细《生猪屠宰质量管理规范》,西海岸新区生猪屠宰合格率连续三年保持 100%,病害猪及不可食用畜产品无害化处理率 100%,群众对猪肉产品满意度达到 98.6%。
“此次观摩会既是经验交流会,更是工作推进会。”青岛市农业农村局质监处韩澎处长介绍,全市将以此次观摩会为契机,全面推进《生猪屠宰质量管理规范》实施工作,计划到 2025 年底全市生猪屠宰企业全部达到《生猪屠宰质量管理规范》要求条件。
随着生猪屠宰行业规范提升工作的深入推进,青岛市正着力构建“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管理、品牌化经营”的现代畜牧业产业体系。下一步,青岛市将推动农业农村部门“鲁牧云”和市场监管部门“山东食链”两系统信息相互联通,高质量推进生猪产品全链条信息化、智慧化追溯监管体系建设,确保消费者能随时扫码查看追溯信息,让更多优质安全的猪肉产品走进百姓餐桌。
(大众新闻记者 李媛 通讯员 叶点 丁春华)